张燕根官方网站
http://zhangyangen.diaosu.cn
张燕根首页>文章>正文

大美无疆——张燕根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4-04-24 08:15:35 作者:孙振华

孙振华

2001年,在深圳的一次国际艺术创作活动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张燕根。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为人诚恳、技艺熟练。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的“驻营”创作经验的艺术家,所以,对于这类国际创作活动,他显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所谓“驻营”,是当代国际艺术界的一种创作方式,即根据一定的创作计划,在特定的地点组织创作营,定期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同时进行学术交流。这种“驻营”活动对于扩展艺术家的国际视野,广泛吸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的滋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燕根是一个经常应邀参与国际艺术“驻营”创作并活跃于许多国家的各种创作营、深受当代国际艺术氛围浸润的优秀中国艺术家,这是我们了解张燕根艺术背景十分重要的一点。环顾当代中国艺术界,类似张燕根这样,有着如此丰富国际艺术创作经历的艺术家,是比较少见的。

张燕根“国际驻营创作”期间所创作的户外公共艺术(雕塑)在这部画册中收录了一部分。这些雕塑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很国际”,也就是说,当张燕根和国外艺术家同台竞技的时候,他们能够在一个水平线上,用互相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当然,即使如此,张燕根的作品仍有他的强烈个性,这些个性与他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有关。例如,2002年他在比利时的作品《天堂之蛋》,用9个不同大小似蛋非蛋的形态,很唯美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9”的涵义。同时,他也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材料,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发挥,又如他稍后在法国马提尼克岛创作的《天堂之树》,则针对当地地域特色,采用镶嵌的方式,创造出向四周发射的造型,象征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以及2008年在荷兰创作的《对话OK,对抗NO》和2012年在澳大利亚创作的《海巢》则借用的是材料之间的对比和变化,强调一种思辩关系。这些种植在异国的中国智慧,视觉饱满和富有张力的形态,激活了置放的特定公共空间,其和谐唯美,令人愉悦幸福,耐人寻味。

除了国际艺术视野和经验,张燕根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个人经历,就是他原本是学习中国画出身的。中国画的知识背景和专业训练对于张燕根艺术风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例如中国画对“意境”有特别的要求,强调表达对象的“内在精神”,强调艺术与自然环境之间虚实相生,和谐共融的关系等,这些对他的公共艺术创作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中国“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他的血液里,成为了他感受世界,从事创作的思想方式。

在这本画册的后半部分,收录的是张燕根在国内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及部分雕塑作品,这些简约抽象的作品让我们了解了他的多方面的修养,例如对造型语言的思考,对公共空间的把握能力,以及他对生命理解的诠释。如果说,一个专业的艺术家与业余或者说玩票的艺术家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专业的艺术家有自己创作的发展脉络,有自己关心和研究的方向,他不仅关注结果,他更关注过程。在这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及创作过程,他的知识构成状况和知    识积累。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重要的不在于是否一定要深究他到底是一个画家,还是公共艺术家、雕塑家或是陶艺家,而是他做了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而对于张燕根,我们更关心的,是他的知识背景以及他较为全面的知识构成和技能是如何成为他巨大创作财富的;他是如何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在作品中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襟怀的;他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艺术方式,充分掌握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材料的;他是如何在个人与时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对话中,表达自己、呈现自己的。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当我们来看张燕根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比较容易找到一个比较恰当的解读路径和进入通道。

张燕根在南宁民歌湖公园创作的系列作品,便是他在公共艺术创作方面的一次集大成,也是他多年艺术创作、探索成果的一次整体性的呈现。

一个艺术家花了三年多的时间,以十多件系列作品,对一个公园进行整体性的构思和布置,这在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创作中似乎还不多见。这让我们想到了挪威奥斯陆的生命公园,这是挪威艺术家维格兰倾尽全部心力的巨制,目前已经成为挪威国家标志性的文化景点。

民歌湖公园的系列公共艺术作品的数量虽然不能和奥斯陆生命公园相比,但方式和思路是一致的。将一个公园的公共艺术交由一个艺术家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创作,有利于公园整体艺术氛围的营造,同时有利于保持它在艺术风格上的整体性和艺术质量的完整性。

当然,这种方式尽管有意义,但对于艺术家则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正是如此,我们才能通过这组作品,看到张燕根厚积薄发的创作实力和把握空间、驾驭材料的能力。张燕根说:“我为这一天,准备了前半生。”通观张燕根的这组作品,深感此言不虚。

张燕根民歌湖公园的公共艺术作品基本上以抽象造型为主,这种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雕塑的不足。自二十世纪初,中国引入西方式雕塑以来,中国雕塑的基本面貌一直是以具象写实的雕塑语言为主,抽象雕塑在八十年代后虽然开始出现,但是它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仍然不明晰,抽象雕塑在高等雕塑教育中仍然处在填空补缺的位置,对它的研究和运用显得较为薄弱。然而,对于中国当代的公共空间而言,具象造型的语言显然已经不够,而抽象雕塑又不够成熟,在这个意义上,张燕根的创作便具有了特别的示范意义。

以石雕作品《智慧之果》为例,两个半圆形相倚,其中一个中间有圆形凸起,产生了关于果实、孕育的想象和联想空间。这个造型很难比照某种具体的果实,但是它是从众多的形体中提炼出来的,这种高纯度的造型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围绕这个造型,作品和周边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它的出现使作品周边的空间关系发生了变化。它一方面有自身的物理体积,占据着空间;另一方面又不因为有这个物质实体阻碍它与观众的交流。观众在与作品的交流对话中,移步换形,它不断地在每个角度对观赏者重新打开,所以在理论上,它的观赏面是无限的;对这种形体而言,它无所谓正反之别,无所谓前后(这正是抽象造型有别于具象造型的别具魅力的地方),它永远期待着和欣赏者对话,它的蕴含和“意味”也因每个欣赏者的不同而发生着无穷的变化。

在张燕根民歌湖的系列作品中,能看出他驾驭材料的实力。他在材料上的运用十分广泛,有不锈钢、铜、石头和陶瓷等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我们知道,雕塑材料的丰富和多样,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雕塑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相对于过去简单的以泥塑为主的雕塑创作,各种材料的试验和运用,为雕塑,特别是公共艺术创造了新的可能,开拓出新的空间。张燕根的《希望》用不锈钢形体包裹了圆形的砖嵌的造型,这两种不同材料的混用,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观念,对于观众而言它产生的则是一种惊叹的效果。

追求艺术作品与环境的融和,是张燕根从事公共艺术创作所致力达到的效果。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这种融和似乎只是为了美化环境。事实上,真正的融和是对环境品质的提升,它并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艺术家精心组织和营造的结果,它使艺术如同有生命的植物,从环境中生长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艺术家对环境有深刻地体验,对空间有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因此,与环境融和是一种境界,而艺术家的修养、眼光、趣味是通往这种境界的桥梁。张燕根由于多年的积累,有了这种综合的修养,所以才能在他创作的这一组公共艺术作品中看到它们对环境提升所起到的作用。

张燕根在公共艺术创作方面的成功尝试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公共艺术创作的组织方式上,应该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发挥和调动艺术家的积极性,以保证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水准。

其次,在艺术家方面,作为公共艺术,应该充分考虑作品的语言与环境、城市、空间的适应性。它需要注意作品内涵的宽泛性和阐释的可能性,它要兼顾作品语言的国际性和地方性,还要考虑作品的前瞻性和公共性。所以,只有适应了更广泛人群的审美需要,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公共艺术作品才是成功的。

再次,公共艺术作品在材料上应该丰富,在造型方式和呈现方式上应该多样,在加工和制作质量上应该精益求精。

大美无疆,好的公共艺术是能触动灵魂、滋养视觉神经的,张燕根的作品正是以呈现这样的感受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艺无止境,正值盛年的张燕根正处在创作的高峰期,我相信他个人还会在公共艺术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为人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孙振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著名美术评论家

原载《雕塑》2012年第12期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